那么,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些症状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腰突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呢?
今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密集出台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近日,新华财经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获悉,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重庆六个城市将开展eVTOL试点。上述试点城市在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推出了哪些措施、取得哪些成效,未来围绕城市空中交通管理有哪些布局?新华财经记者实地调研部分城市,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了权威解读。
——合肥: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空之城”
当前,合肥抢抓发展机遇,坚持国家政策导向、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变革走向,加速布局低空经济赛道,着力推进低空经济无人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合肥市低空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构建“4120”低空经济工作体系,聚焦“空间保障、产业集聚、场景示范、设施建设”4大领域,出台1项支持政策,实施20项重点任务。合肥市将低空经济列入“6+5+X”产业集群体系,由市战新委统筹推进,计划在2024年基本建成骆岗低空融合飞行试验片区,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空之城”,在科技研发、产业集聚、应用场景、标准规则、飞行保障等方面走在全球前列。
当前,合肥市依托市战新委和市低空专班推进低空经济发展,已取得系列成果。比如,以全空间无人体系为技术支撑,合肥制定低空经济专项政策,按照商业化、渐进式推进低空载客、载货、城市公共治理等方面的应用场景,已开通无人机医疗物资配送、轨道巡检、外卖配送等15类100余条航线,低空医疗航线运输血液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15分钟,在骆岗公园、森林公园等旅游打卡地可随时尝鲜“打飞的”送外卖服务;全球第一家空中交通上市公司亿航智能落地,打造全球第一个城市空中交通超级枢纽航空港,申报全球首个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运营OC合格证;依托国先中心(合肥)及飞服中心等承担低空空域管理协调与飞行服务工作,提升飞行管控能力和飞行服务效率,满足低空运营企业在城市级的空域申报、航路航线划设、飞行计划报批执行等需求;依托合肥科技创新支撑低空经济科技创新和标准研究,现已拥有北航合肥创新院、深空探测实验室、天地信息网络研究院等多个低空经济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并拟建设电池能源、适航服务、飞控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院,有效支撑低空经济科技创新、场景拓展、产业培育和标准研究。
记者获悉,未来合肥市将优化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军民地协同的全市统一低空飞行服务调度管控制度,健全城市级低空经济管理运行的体制机制,强化低空安全管理,进一步提升为企服务能力,为全国城市级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探索经验成果。谋划新型基础设施,加快推动建设城市垂直起降场,实现保障100架无人机常态化开展飞行活动。加大项目招引,拓展场景应用,争取获批全球第一个载人eVTOL运营合格证。强化生态营造,在争创国家级低空试点、标准体系构建方面持续发力。
——杭州:发挥优势、项目为王打造低空经济领军城市
目前,杭州积极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机遇,坚持以产业发展为龙头、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场景应用为牵引、以安全发展为保障,统筹推进低空交通、低空产业发展,努力打造成为全国低空经济领军城市。
顶层设计方面,杭州印发《杭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思路,发挥杭州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旅游经济等优势,加强制造企业招引与应用企业培育,推进基础网、航线网、飞服网“三张网”建设,重点打造“低空+物流”“低空+治理”“低空+文体旅”三大应用品牌,加快探索“低空+客运”新业态。杭州计划到2027年,建成各类无人机起降场(点)275个以上,开通低空航线500条以上,力争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其中,低空物流总量进入全国前5位,低空飞行量超过180万架次/年。
在低空应用场景方面,杭州拥有坚实发展基础。今年6月,地处建德航空小镇的浙江华奕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HY600大型无人直升机,获批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颁发的国内首张无人直升机特殊适航证,实现我国在无人直升机适航认证领域的突破。
此外,杭州是民航局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也是国内最早进行无人机城市场景商业运行探索的城市之一。目前,杭州已有近400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涵盖低空航空器零部件制造、飞行保障、运行服务等领域。其中,余杭区作为先行者,聚焦打造“中国飞谷”,率先出台《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已开通无人机航线100余条,建立无人机起降点50余个,占杭州全市总数约70%。该区拥有相关企业近百家,基本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全覆盖。
据悉,杭州低空交通管理服务平台已于日前上线试运行。这个涵盖低空监管服务子平台、低空交通服务子平台、门户网站及移动App、支撑组件集等多个部分的服务中枢,将实现对杭州市低空无人机运行现状的全面、准确掌握,为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人按需提供空域风险评估、空域规划、间隔控制、交通态势信息等服务,从而为杭州低空经济发展插上智慧翅膀。
“杭州以项目为王、实干为先。”杭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发展交通领域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创新探索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加快培育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
根据规划,杭州接下来将积极开展试点示范,打造低空经济“杭州样板”,如申报创建低空经济产业等国家级试点,参与国家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综合运营试点建设等。为此,杭州将重点加快补链强链,建设低空产业创新高地;夯实“数实”基建,完善低空交通运行网络;建立制度规范,提升低空交通保障能力;培育市场需求,拓展低空应用多元场景。
——深圳:以“创新之城”为基探索“天空之城”
今年上半年,深圳低空载货无人机飞行量、新增货运航线、载人飞行量、运送人数规模居全国前列。其中,低空货运无人机飞行架次约25.5万,同比增长38%,直升机载人飞行架次约1.2万,同比增长20%;截至今年6月,深圳已建成低空起降点249个、开通无人机航线207条;多区建成占地超过50万平方米的无人机测试场,具备测试、校验飞行等功能,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居全国前列。
记者了解到,深圳已构建了“条例+行动计划+若干措施+空间保障+基础设施超前布局”完善的低空政策体系。其中,《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低空经济企业开展的研发、制造、销售等项目给予支持,三年政策期内资金支持规模预计超5亿元。深圳正在搭建规模约20亿元的产业基金,加大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据悉,深圳在低空经济领域已形成融合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的全产业链体系。在此基础上,深圳将加快打造“四大中心”——低空经济总部研发中心、高端智造中心、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和一站式解决方案供给中心,提升低空经济科技硬核力、产业竞争力。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在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上,将以机制改革探索低空空域协同运行,以技术创新支撑飞行服务保障,以应用拓展牵引低空产业集聚成势,以标准集成引领低空经济创新发展,聚焦四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构建高效协同的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机制,在低空空域等方面形成突破、打开局面。力争到2025年,全市开放无人机适飞空域占比突破75%,低空商业航线总数突破1000条。二是健全低空运行管理服务体系,支撑大规模商业化飞行需求。2025年底前具备支撑1000架商业运营的低空航空器同时在空、每日1万飞行架次的服务保障能力。三是拓展五大低空应用场景,打造最佳低空示范地。在物流配送、载人运输、应急救援、城市治理公共服务、文旅消费等方面不断丰富拓展低空场景应用。四是构建完备的低空标准法规政策体系,促进低空经济创新发展。近期成立了深圳低空经济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启动首批18项低空经济领域深圳标准编制,争取年内发布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1.0版本,在规则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先行先试。
——苏州:努力把试点做成示范从先行迈向先成
当前,苏州依托扎实的产业和创新根基,锚定千亿级低空经济新高地、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发布系列政策,大力强链补链,拓展应用场景,争创试点示范,汇聚各方力量,全力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顶层设计方面,苏州印发《苏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苏州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2024-2030年)》《苏州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苏州市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成立低空立法起草工作组,加快推进开展低空经济立法工作,发挥立法保障作用。
在培育应用场景方面,目前苏州市获批开通的航线已近百条。8月18日,连接江苏昆山和上海浦东的低空载客直升机航线正式开通运行,标志着上海—苏州长三角区域的低空空中载客航线成功打通,两地通勤时间压缩到了1小时以内。这是国内首条跨省定点低空载客运输航线,为长三角区域的低空交通连接开启了新的篇章。
在强化运营保障方面,苏州编制了《苏州市低空起降设施布局规划》,有序推进各类低空起降点建设,已建成直升机和中大型无人机起降点近百处,为低空飞行提供了有力支撑。成立了苏州市低空飞行服务中心,打造了苏州低空服务监管平台,为运营企业提供一站式、智能化的高效服务,为监管方提供实时监管平台,以数字化底座保障低空飞行。
此外,还成立了低空经济产业联盟、产业学院、创新联合体、低空技术创新研究院等,深化“政银企校”合作交流,汇聚各方力量为全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提供总规模超200亿元的产业基金,推出多样化低空经济金融、保险产品,共同助力低空产业做大做强。
苏州市低空经济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力把握试点机遇,努力把试点做成示范,从先行迈向先成,为全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探路先行,积累经验。
据悉,苏州将持续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新机遇,充分发挥工业基础雄厚、创新生态优越、应用场景丰富、市场需求庞大等优势,进一步完善低空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协同机制和政策举措,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低空经济领军企业,加快通用机场、无人机起降点和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开发更多公共服务和商业应用场景,全力推动苏州低空经济加速高飞。
——成都:全力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
今年5月,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2024年工作要点》(简称《工作要点》),新增低空经济、氢能两条重点产业链。《工作要点》瞄准打破低空经济产业链短板,指出加大整机项目内培外引力度,精准补齐关键零部件短板,产业需求导向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应用场景,加快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工作要点》还显示,同其他重点产业链一样,低空经济将在政策、资金、人才、载体等层面获得扶持。
记者获悉,随着四川承担国家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任务,在成都,工业无人机试飞业务正在兴起,成为低空经济的一个代表业态。数据显示,成都工业无人机领域聚集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10余家。
展望未来,成都将聚焦建设西部低空经济中心,加大在研发制造、低空空域、场景创新、融合发展等环节中的探索,全力推动低空经济从“飞起来”到“忙起来”,其中低空制造产业规模力争今年突破65亿元,带动低空经济全产业规模达到260亿元。
——重庆:坚持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打造低空经济的三条赛道
今年以来,重庆以消费作为发展低空经济的切入点,创新打造春“消”、夏“赛”、秋“展”、冬“谋”的四季低空消费业态,推出首届低空飞行消费周和首届低空飞行竞赛季,培育打造多种低空应用场景,以消费需求引领低空空域改革,以消费增长带动产业投资,有效激活低空经济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形成了“空域—消费—投资”的正向循环,推动低空飞行从“小众体验”走向“大众消费”,为重庆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开了好头。
今年9月,重庆印发《重庆市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建通航起降点200个以上,实现低空飞行“县县通”,“干支通”机场及临时起降点全面实现互联互通;到2027年,新建通航起降点1500个以上,实现低空飞行“乡乡通”。要将重庆打造成消费业态丰富、产业链条完整、创新生态活跃、通航文化精彩的“低空经济创新发展之城”。
记者获悉,2024年以来,重庆市已落地低空重点项目28个、协议投资294亿元,累计新建通航起降点42个,飞行架次增长率13%,飞行时长增长率为62%。11月12日,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落户重庆两江新区的航天时代低空科技有限公司揭牌,将打造国家级低空军民两用综合示范标杆工程,并助力重庆建设低空飞行示范区。
据重庆市委军民融合办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任范立新介绍,借助试点契机,重庆正加快布局打造低空经济的三条赛道:传统通用航空业、城市空中交通和开发建设智能空机一体化系统。其中传统通用航空业赛道的核心是通过减管制、强能力、优服务股市配资是怎么回事,以市场化的手段打造应用场景,制定简易机场标准,深化拓展“空域—消费—投资”正向循环的改革成果。城市空中交通赛道是以eVTOL等无人智能飞行器为技术引领,以城市客运与物运为主要应用场景,推动低空飞行从人工空管迈向数字空管,重庆已提前推进以eVTOL等无人飞行器为核心的城市空中交通管理基础能力和数字空管体系的策划与构建。开发建设智能空机一体化系统赛道旨在为未来实现大容量、高密度、高安全性的数字飞行开辟未来赛道,将在五年内实现单日十万架次的载人飞行,点对点成本低于出租车,实现载货的单公里运行成本低于现在的20%,颠覆式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推动重庆低空经济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记者刘玉龙、王鹤、吴慧珺、吕昂、印朋、朱程、袁波、王松涛)